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-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[FLAC+CUE/整轨]
无损音乐
申明:
本站作为音乐资源收集网站,我们不提供任何音乐的上传、下载、存储、播放,版权归属原发行公司,本站只是兴趣及技术研究对音乐介绍、磁力链接、云盘、及种子缓存网站进行自动化及智能化匹配,其它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 858582#qq.com

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-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[FLAC+CUE/整轨]
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-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[FLAC+CUE/整轨]
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-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[FLAC+CUE/整轨]

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 - 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[FLAC+CUE/整轨]

专辑名称:J.S.Bach - Variations Goldberg

钢琴家:朱晓玫

专辑风格:古典音乐、钢琴

发行公司:Mirare

发行时间:2007

唱片版本:欧版

唱片编号:MIR 048

专辑介绍:

《朱晓玫,或巴赫的人生》 (文/constK

)

有人说,如果你喜欢贝多芬,却不喜欢巴赫,那么你并没有真正听懂贝多芬。这话曾把我唬得一愣,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算不懂贝多芬。不过,巴赫在我的印象里,一直是阴暗的音乐教室里挂着的、充满假发的油画像。大概由于此君年代久远,挂得过于靠里,以致时时有尘土粘结于其上,然后又时时有蛛网粘结于尘土之上,然后又时时有尘土复粘结于蛛网之上,反反复复,生生不息,循环不止;然而此君的音乐不免流于千篇一律、絮絮叨叨,致使被浪漫主义音乐宠坏耳朵的我等凡俗,经年累月也不见得因想起那画像的本尊,乃至好好擦拭一番。

然而上述印象——在听到朱晓玫女士演奏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之时,我便可以宣布——完全是对巴赫的误解。朱晓玫女士用她的琴声,将那个挂在阴暗的音乐教室墙壁上的巴赫,还原成了一个有12个孩子、时不时写一些四首联弹曲子与家人戏谑、和老婆调情的巴赫。从主题呈示起就优美至极:每一个音都活泼得自然。好罢,关于各个音的关系,我想补充说,我听过两种极端的处理:一种是如米凯兰杰利弹德彪西,每个音之后都有无限可能,但就是和他下一个音断然没有任何关系,令人产生诸如生命空虚无意义之类的感慨;再一种是像威廉肯普夫,这德国老头逻辑性强得惊人,他弹完一个音,你便觉得下一个音只能像他接下来这么弹。朱晓玫很奇怪,她弹下一个音,你觉得飞到了天上,各种可能性似扑面涌来,然后下一个音按下的时候,你猛地一拍大腿:“这原来是巴赫呀!古典主义的巴赫啊!讲究必然性的巴赫啊!”于是各种可能性像量子力学中被观测的粒子,渐次坍缩成唯一。随后的3个变奏1,2,3,各有各的味道:时而热烈,时而宁静,时而小中见大,总能动静相宜。简单地说,巴赫被处理得鲜活、有生气,变成了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,而不再是一副画像。朱晓玫女士并没有完全按照谱面上的强弱记号弹,甚至在两遍反复的时候,强弱处理完全不一样,别有洞天。随后的变奏4,5,6一气呵成;变奏7弹出爵士的感觉,摇头晃脑;变奏8开始似乎回归正途……

在听变奏12,13的时候我总有这么种幻想,说来不太好意思。我觉得12的堂堂正正,好像是在率领一支军队;紧邻的13则高度个人化,大概夹杂了许多个人情感。在这个幻想中,12的演奏者也应该长得堂堂正正,像明末女将军秦良玉一般;13的演奏者则应温婉如江南水乡的采莲女。于是,我忍不住抬头看向画面……好罢,理想是美好的,现实是残酷的。朱晓玫女士既不秦良玉,也不婉如水。她其貌不扬,甚至有些丑怪,加之年老“色”衰,脸上松弛的肌肉随指下的音乐抖动,委实有某种音画不谐和之喜感。好在朱晓玫女士生性豁达、至今未婚,加上年龄超我两倍,我这么说,她大约是不会和我这个小辈计较的;就算真的计较,编辑还可以删掉这段是不是?总之,我特别喜欢她弹的13变奏,一进去就出不来那种感觉。13处理得清秀可人,反复听来不忍放手。于是,偶尔忍不住,终于还是抬头看了下画面,惊觉已然切到远方听众席上同样年老色衰的一位德国老太太,看这表情,却是听得呆住了:不知道她青春年少之时,和哪位同样精壮有活力的德国小伙,发生过什么值得留念的故事?

从14开始,几个速度较快的地方,朱晓玫女士处理得有些速度不稳。其实前面快速并且双手交织的地方,多少有类似的问题。看了一下她的简介,属于文革那段被耽误了的那种,于是就“你懂得”了,于是就“呵呵”了……这委实有些可惜。如果这些地方再干净一些,可能会更好。但人的际遇就是如此,假设她手指特别利落,利落得赛过郎朗藐视李云迪秒杀王力宏(不好意思,有人乱入了),利落得左手肖邦右手李斯特还能左右互搏,也许就不会痴守住巴赫。这就像贝多芬要是耳朵不聋,大概会被飞速发展的各种色彩性和弦迷住,乱花渐欲迷人眼嘛,我们今天就听不到他的《第九交响曲》和晚期四重奏了。

我的文章随音乐一同前进。第16变奏的前两小节有贝多芬风范。先提出一句口号,能不能实现再说,然后主形式、属形式、8-4-2-1递进……各种教科书式的动力发展手法一一展开。当然,这是巴赫,不是贝多芬,所以仅仅是风范而已。这段中间变为3/8拍子,非常精彩,像是一群人忽然涌进来,不管你提啥口号,先搅和一番再说。17,18,19,20接着遵循“动静有致”的原则,这个就不再说了。21开始,转为g小调;22有教堂音乐的庄严……其实21到25是一个小循环,从g小调到g小调,在大的起伏之中,又“嵌套”了一个小的起伏,时而庄严一把、受到神性感染,但总是归于小调。总得来说,人生就是从悲剧到悲剧——从生下来自己哇哇哭,到死时周围人哇哇哭;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从喜剧到喜剧——从生下来周围人微微笑,到死时自己微微笑。波普尔说,浅薄真理的反面是谬误,深刻真理的反面照样是深刻真理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我这么一说,你就会觉得我是在说人生,其实不是,我是想说“嵌套”这个词,“嵌套”是计算机术语,意思是XXXXX(此处省略200字)。当然,你要硬是认为我在说人生,我也没意见。巴赫在70分钟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里,表现的是属于人间的喜怒哀乐。因为对于人生,你们这些人类总期待能体验更多的戏剧性,而生活又通常总是无聊乏味的,所以时间艺术的替代性作用就在这里。小说、电影、音乐、戏剧……这些时间艺术,天生就有这个特质。你既想历经丰富的情感体验,又不愿冒险,那么这些时间艺术门类总有一款适合您。空间艺术就没戏。你看金字塔,顶多被古埃及人的能耐震慑一下,正常人应该不会产生“喜怒哀乐”之中的任何一种情绪,因为哪种情绪也对不上这画面:你没啥可喜的,这玩意又不是你的对吧;你也没啥可怒可哀的,修金字塔的奴隶可以,你一个游客怒哀个什么劲;“乐”就更不对,你看某裤衩形建筑倒是可以“乐”,但那恰恰说明它的失败。建筑要是以搞笑为目的,那就失败了。然而空间艺术不可以的,时间艺术可以,所以音乐就……好了,不多说了,多说了你们这些人类也听不懂。哼哼。

OK,写了这么多,其实就想说明“音乐=人生”这么个浅显易懂的道理。巴赫是最均衡的。他之后的作曲家,分别在“人生”的某(些)方面,做了夸张化处理。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主义,肖邦的诗意……但是,若以包罗万象而论,则巴赫的“人生”显然最贴近真实的“人生”……写到这里,猛然发觉电脑上通过XXXX元的音箱放出来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却也如本文一般,进入了尾声。此时抬头一看,朱晓玫女士脸上松弛的肌肉依旧随着音乐抖动,但不知为何,此时,我却觉得,她变得顺眼了许多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引用两种看法,点各不同。

1、朱晓玫的慢速片段的确在音色控制和乐句塑造上有动人之处,但是她技术水平很成问题,踏板极多,清晰度太差,更像是小家碧玉般的法式浪漫,缺乏日耳曼的精确和大气。最重要的是,吃米饭的钢琴家想清晰地建立复调思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。她是一个虔诚的钢琴家,但是没能达到比肩佩拉西亚、希夫、古尔德、图雷克的程度。以上评论纯属个人感受,不带有丝毫贬义。而且,她似乎有些指法很不合理,无形中更加大了弹奏的难度。我很反感否定技术和质量重要性的唯音乐论,离开了技术音乐就是无米之炊。如此宏大的哥德堡,被弹得毫无建筑的坚固感和结构性,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,教堂的宏伟与庄严、人类对神的敬畏荡然无存。我可以接受不太歌唱的哥德堡,但是不能接受缺乏框架和质量的哥德堡。

2、对于我而言,我觉得我没什么资格去评价,因为能如此真诚演奏的钢琴家在现在实属不多。抛下各种技术瑕疵,速度变化不谈,只是那质朴,谦卑,真诚已经足以让人信服和感动。偶尔会觉得她像个学生,那么认真那么平实那么执着。我没有觉得她像一位了不起的大钢琴家,也没感到任何强大的气场,仅仅是那种简单自然谦虚,没有任何多余的表达才深深吸引我。这也是我认为不同于其他人演奏的版本的可贵之处。把自己放的很低,不是想着去驾驭,而是去融合,音乐就那么自然而然的流出来。现场音乐会永远不会完美,这也是现场音乐会的意义。欣然接受这种不完美不也是一种美丽吗?就像日本文化里WABISABI里的美学态度——质朴和不完美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《哥德堡变奏曲》(BWV988),是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(J.S.Bach)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,1741年出版。全曲32段,全部演出40-80分钟。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,直到20世纪前半叶。而现在,哥德堡变奏被视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。全作品包括主题,30个变奏,主题反复。

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,结构最恢宏,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。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,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。变奏曲的形式,是以一个主题,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(反对)命题,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。巴赫这部作品,以他1725年为安娜·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,发展成30段变奏。这30的数字,由3所支配,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,以卡农的方式表达:一位齐声的卡农,二为二度卡农,三为三度卡农……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,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,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、托卡它、咏叹调等各种形式。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。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,速度分为前后两半,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,实在令人叹为观止!

这部作品共分32段,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,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、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(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,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。

其间30段变奏分别是:

01.使用第一层键盘,二声部,前奏曲风格,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。

02.三声部,使用第一层键盘,上二声部暗示主题,低音部随旋律。

03.卡农,三声部,使用第一层键盘。

04.模仿前一变奏。

05.第一、第二层键盘交替表达。

06.第一层键盘的二度卡农。

07.第一、二层键盘交替表达,西西里舞曲风格。

08.使用第二层键盘,二声部,活泼的托卡它风格。

09.使用第一层键盘的三度卡农,三声部。

10.第一层键盘,四声部的小赋格。

11.使用第二层键盘的托卡它风格。

12.第一层键盘,四度卡农。

13.使用第二层键盘,抒情风格。

14.使用第二层键盘,活泼的前奏曲风格。

15.由原来一直的G大调转为G小调,第一层键盘,五度转位卡农,行板。

16.又变成G大调,前半部慢后半部快,序曲,把法国风格序曲的三段式改为两部:前半部为二声部前奏曲风格,行板;后半部为三声部小赋格,快板。

17.使用第二层键盘,二声部的托卡它风格。

18.使用第一层键盘的六度卡农。

19.使用第一层键盘,舞曲风格,三声部。

20.使用第二层键盘,具华丽的技巧。

21.七度卡农,部分使用半音阶。

22.托卡它风格,宁静的调子。

23.使用第二层键盘,模仿对位方式。

24.八度卡农,使用第一层键盘。

25.变成G小调,使用第二层键盘,浪漫的幻想曲性质,偏重于半音阶技法。

26.恢复G大调,前奏曲风格,慢拍和快拍子之间的旋律对比。

27.使用第二层键盘,九度卡农。

28.使用一贯的震音发挥华丽效果。

29.主调音乐样式,第一、第二层键盘交替。

30.使用第一键盘,标记是Quodilbet。Quodlibet是起源于中世纪的演唱方式,一种组合数首熟悉的民歌的乐曲。这里使用了17世纪意大利流行的民歌《桌上只有萝卜白菜,我要走人了》(Cabbageand turnips have driven me away)和德国民歌《离开家已有许久》(I have so long beenaway from you),使两者旋律以对位的方式互为缠绕。

专辑曲目:

01. Aria [0:03:20.57]

02. Variation 1 [0:01:23.65]

03. Variation 2 [0:01:20.58]

04. Variation 3 [0:01:22.47]

05. Variation 4 [0:00:52.50]

06. Variation 5 [0:01:03.28]

07. Variation 6 [0:01:13.05]

08. Variation 7 [0:01:38.50]

09. Variation 8 [0:01:22.10]

10. Variation 9 [0:01:24.62]

11. Variation 10 [0:01:17.60]

12. Variation 11 [0:01:31.40]

13. Variation 12 [0:01:39.73]

14. Variation 13 [0:03:46.17]

15. Variation 14 [0:01:37.20]

16. Variation 15 [0:03:35.68]

17. Variation 16 [0:01:34.52]

18. Variation 17 [0:01:19.03]

19. Variation 18 [0:01:18.65]

20. Variation 19 [0:01:13.52]

21. Variation 20 [0:01:20.33]

22. Variation 21 [0:02:20.27]

23. Variation 22 [0:01:25.65]

24. Variation 23 [0:01:31.10]

25. Variation 24 [0:01:59.15]

26. Variation 25 [0:06:50.10]

27. Variation 26 [0:01:32.73]

28. Variation 27 [0:01:16.45]

29. Variation 28 [0:01:53.10]

30. Variation 29 [0:01:32.70]

31. Variation 30 [0:01:56.65]

32. Aria da capo [0:03:36.20]

【古典音乐】朱晓玫《巴赫 - 哥德堡变奏曲》2007 [FLAC+CUE整轨].rar: https://url27.ctfile.com/f/9388027-847119207-e08bbf?p=559675(访问密码: 559675)

全新大碟
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